
皖美通达 徽道逐梦 ——24C6班移动课堂走进安徽交控集团
2025年5月10日下午,学院2024C6班在王晶晶老师和班主任陈静老师的带领下,走进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安徽交控集团”),开展《组织行为学》的移动课堂活动。通过实地参访、管理分享与师生研讨,同学们从企业文化、员工激励到组织效能,领略知名国企的管理智慧。
一、展厅观览:在历史纵深中触摸企业文化
安徽交控集团“皖美新徽道”文化展厅于2023年5月建成投用,面积约1000㎡,由“序厅”“开路先锋”“皖美通达”“创新驱动”“党建领航”“徽道逐梦”等一序五厅组成。展厅借助丰富的图文、实物以及多媒体互动等形式,生动展现了安徽高速发展的历史脉络、文化内涵以及新时代的创新成就。此外,展厅融入徽文化元素,彰显了安徽交控集团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。
踏入安徽交控集团展厅,首先被其厚重的发展历史所吸引。通过沙盘、影像与实物,勾勒出“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运营+多元产业协同”的战略版图,展现了集团“为美好安徽铺路,让幸福生活提速”的企业使命。24C6班张玥同学是交控集团“徽之韵”志愿讲解员,她通过“探路、铺路、幸福路”三个篇章,现场讲述“古徽道”精神在安徽交控集团焕发新生。
二、调度指挥中心观摩:科技赋能下的组织高效模式
安徽交控集团路网监测一体化出行服务体系由“1套体系、3项支撑、5大载体、100个工作法”构成,深度融合联网收费、道路养护、救援服务、信息服务、服务区、加油站等营运业务链条,通过数字化创新赋能,实现跨业务支撑、跨界面协同和跨体系集成,提供品质更优、效率更高、安全可靠的高速出行服务。调度室指挥中心充分运用智能信息、5G、大数据等先进技术,通过整合全省5386公里高速公路的动态信息,每天接入互联网大数据几千万条,实现了资源最优配置,这正是《组织行为学》中“智慧的组织要善于创造系统协调能力”的典型案例。
三、职工书屋驻足:书香润企,文化赋能
读书的厚度决定了思想的“高度”,企业“书香”的程度也沉淀其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度。职工书屋是打造“幸福交控”的载体,亦是其“人才观”的生动注脚。书架上既有《交通强国建设纲要》等行业典籍,也有文史哲类与管理类畅销书六千多本,角落的“员工创新成果展”尤为亮眼。在这里,企业文化不再是墙上的标语,而是通过员工间的经验交流、情感联结,转化为可感知、可参与的文化体验。
四、知明行笃:从组织行为学视角看国企治理密码
参观结束后,同学们对交控集团的发展历程、业务概况、以及“新徽道”企业文化品牌愈发清晰。交控集团群工部高级主管、22级校友胡兴洪以《打造幸福型组织:从理论到实践》为题,分享了安徽交控是如何通过文化兴趣爱好、心理健康关怀、运动竞赛和“家文化”等“幸福工程”活动来提升员工归属感,增强组织的凝聚力。24C6班的周洪贞、茆勇、黄浩康和张玥四位同学结合《组织行为学》课程,分享他们在交控集团的工作职责、学习成长以及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。
王晶晶老师从组织行为学角度指出,其成功在于构建了“使命-制度-行为”的闭环体系:以“为美好安徽铺路,让幸福生活提速”的使命凝聚共识,通过“诚信、务实、创新、担当”的价值观引导行为,再以“安全观”“质量观”等具体规范固化文化,最终形成“文化力反哺新质生产力”的良性循环。这种将地域文化与国企属性深度融合的做法,打破了传统企业文化“悬浮于管理之上”的困境,使文化成为可操作、可考核的管理要素。安徽交控的实践证明:当组织文化真正渗透到战略执行、流程管控与员工发展的每个环节,便会释放出强大的协同效应,这正是其从“省内一流”迈向“国内知名”的核心竞争力所在。
“坐在教室读案例,不如走进企业找答案。”王老师总结道,“这次移动课堂让我们看到,组织行为不是抽象概念,而是渗透在每一个制度设计、每一次团队协作甚至每一处办公场景中。”
此次参观不仅是一次企业调研,更是一堂鲜活的《组织行为学》实践课。它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,优秀的企业文化绝非口号堆砌,而是需要像“徽派建筑”般精雕细琢——以党建为梁,以匠心为柱,以人才为基,最终构筑起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的精神大厦。
文/图:24C6班 彭宇坤、周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