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向阳而生,逐光而行——安徽工商管理学院MBA新生入学记
一、初遇:从忐忑到归属
2025年8月16日晨光熹微,我背着书包沿着徽州大道走近学校,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草木清香,短短的一公里路,已然百感交集。
转角遇到的不一定是爱,却是炙热的开学氛围,学院大楼门厅里早已排起长队,学生会志愿者们的红色马甲在人群中格外醒目。“同学,请这边走!”一位笑容明朗的学姐递来一张空白的明信片——印着“好运藏在努力里”,接过来的那一瞬间,心头蓦然一热。
二、开学典礼:大师箴言点亮前路
210教室里各行各业的同学们,此刻,端坐的也如同一个求知若渴的小学生。
“MBA不仅是一纸文凭,更是一场思维的革命、一次资源的整合,也是一段与优秀者同行的旅程。”
徐晟教授用会计语言鼓励大家:未来两年半的学习是“沉没成本”,然而积淀的能力和视野,必将成为大家人生报表里“不可低估的商誉”。
最难忘的是丁斌教授的开学第一课。丁教授深入浅出的解读了“大变局时代的企业转型”让我就在这一刻就感受到,MBA给予的不仅是学历,更是抵御风浪的归属感。
当我突然回头,大礼堂最后一排靠墙还站满了同学,就知道,开学的第一课早已超越知识本身,成为安徽工商管理学院的薪火相传。
三、破冰之旅:水阳江上的“三山五岳”精神
短短的30分钟破冰行动上,当确定以“三山五岳”为名后,居高临下回望,“三山”就是三班三组的代号,“五岳”则寓意本组同学的故乡坐标来自安徽的五个城市,合肥的奇崛创新、淮南的沉稳厚重、六安的茶意哲思、安庆的文脉绵长、亳州的包容万象。手中写着组训“立担当、破边界、修内外、守传承”的海报突然滚烫——这哪里是地理标签?分明是记录着文化基因的一张厚重蓝图!
个体如砾石,团队方成峰。“水阳江冲刷万年,方磨平棱角;而我们要做的,是在碰撞中保留锋芒。”浪涛声里,山川的智慧,从不是消弭差异,而是让差异成为合力。
四、课堂初探:颠覆想象的思维革命
本以为《管理经济学》满是晦涩模型,吴义刚教授却问:“为什么鲜花总插牛粪上?”哄堂大笑中,他如剥洋葱般揭示了稀缺性原理:优质资源往往匹配非常规竞争力。管理数学的徐丽老师更颠覆传统课堂,用最具象的方式描绘了最抽象的数学。
在回程的高速公路上,我顿悟MBA精髓:撕掉专业标签,让思维在跨界碰撞中重构。
五、前路启程:以安工商之名再出发
开学周落幕时,给自己的寄语历历在目“好运藏在努力里,祝你前途无量”,也希望所有的MBA新人抓着两年光阴的价值,找到新坐标系里的位置。
作为一名曾经是安徽农业大学的本科生,现如今又分班进入安工商农大班,如回家一般亲切。背起书包走进秋夜,前方将是两年半的漫长跋涉。但我知道,当走完徽杭古道的那份从容,当教授们的箴言沉淀为决策时的底气,这段“向阳而生,逐光而行”的旅程,终将让我们成为改变潮水方向的人;这方土地承载的,何止知识,更是人生轨迹的再出发。
志合者,不以山海为远;农大人,当为生民立命;安工商,定当徽商传承!
文:25C304 张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