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学动态

首页 > MBA教学 > 教学动态

重塑自我,生命的另一种可能 ——AH—MBA入学心得体会

阅读次数: 131 来源: 25C4班 发布时间: 2025-08-23 09:59:17

2023年,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成为我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,面对从人力行政管理向经营管理岗位的转型,我肩负起新项目筹备的重任。进入2024年后,新项目筹备工作意外进入停滞期,作为长期习惯于快节奏工作的人,这突如其来的工作空窗期引发了我的职业焦虑和方向困惑。焦虑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,那段时光我深深体会到了这种不确定带来的迷茫。为了调整自己的状态,我重新拾起对心理学的热爱,通过系统学习和考试,取得了中科院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,空闲时间积极参与线上公益心理咨询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。2024年底就在我思考2025年规划时,朋友圈里一张MBA合影毕业照引起了我的注意。

合影中身着蓝袍的毕业生们展现出的从容气质和谦逊品格,让我深刻感受到持续学习深造是一种独特的气质修炼方式,不仅能够扩充知识储备,更能塑造一个人由内而外的自信与从容。这种通过学习获得的内在提升,远比外在修饰更加持久和深刻。知识就是力量,在此刻有了更生动的诠释——它塑造的是一种沉静而强大的内在力量。

照片中的其中一位是我曾经的同事,比我略长几岁,在这个阶段仍然坚持自我提升,这种精神让我不由地在心里给他竖起大拇指。安徽工商管理学院这个名字再次出现在我的视野,让我倍感亲切。身边不少朋友都毕业于这所学院,其中不乏创业成功的企业家、资深律师等各行各业的翘楚。

带着这份亲切和向往,即便已是深夜,我还是鼓起勇气联系了多年未见的前同事,向他详细了解学校的情况。他热情洋溢地介绍道:学校不仅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,同学之间更是互帮互助,学习氛围融洽和谐。更让我感动的是,为了帮助我更好了解这所学校,他主动将安工商招生老师的微信推给了我。

与学院招生老师取得联系后,我开始认真权衡:选择周末进修是否会影响到家庭生活、孩子教育和休闲时光?作为一个崇尚自由的人,工作之余我习惯于徜徉山水之间放松身心。经过深思熟虑,一周后,我与招生老师进行了详细沟通后,填写了报名登记表。得知报名资格需要审核等待时,内心既充满期待又略带忐忑。

今年年初,我收到了招生老师的通知,告知我的报名资格已通过审核,这个好消息让我倍感振奋。今年的端午节对我来说更是意义非凡,因为在这个假期间我参加了学院的笔试和面试。原本信心满满的我,在进入210考场后,看到前后左右的同学都在专注地复习去认真备考,这种全力以赴的氛围深深感染了我。虽然之前参加过不少大大小小的考试,也做了充分的模拟练习,但此刻仍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,开始反思自己的备考是否足够充分。

在接下来的面试过程中,面试官始终保持着亲切友善的态度,温和的笑容让我感到十分放松。然而遗憾的是,由于自身表达能力有限,我未能充分展现出应有的水平。当面试官问我人力资源背景对经营管理的帮助是什么?我脑子里明明有“人才盘点支撑业务决策长期,组织文化降低内耗”两个方向,话到嘴边却只能挤出“能帮团队招人,做制度”,说完自己都愣住了,过往那些在项目里实际做过的落地案例,竟一个也没有说出口,手心悄悄攥出了汗。一直以来,公开演讲和即兴表达都是我的薄弱环节,往往只能机械地复述准备好的内容,缺乏必要的拓展延伸,这种表现方式就像考试时只能写出要点而无法展开论述一样,确实令人困扰。青少年时期我常常为此感到懊恼和自责,但在人到中年后,我逐渐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,明白这才是人生的常态。

当笔试和面试成绩最终公布时,我如愿以偿地获得了预期的中等分数,这个结果既在意料之中,又让我感到无比欣喜。虽然成绩并非拔尖,但这份来之不易的成果仍令我激动不已,内心的喜悦与满足交织,汇成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感受。

开学前夜,我辗转反侧直至深夜才朦胧入睡,天光未亮,闹钟尚未响,我便已醒来。时隔多年重返校园,心中交织着复杂的情绪!既有对未知的期待与憧憬,又夹杂着对陌生环境的忐忑不安。这种矛盾的心绪让我的神经始终处于紧绷状态,既渴望快点开始新的学习生活,又担心自己能否适应久违的校园节奏。

开学首日,学院里洋溢着欢快的气氛,学院与班级都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迎新活动。在入学专题讲座上,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丁斌教授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,将专业知识娓娓道来,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同学们受益匪浅。整个礼堂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此起彼伏的笑声,现场气氛十分活跃。           


下午的班级破冰活动中,班级老师巧妙地运用了“1234”分组法,将全班同学随机划分为四个小组。各小组成员迅速投入讨论,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,共同确定了极具创意的组名、蕴含深意的组徽以及鼓舞人心的组训等团队标识。整个过程中,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彼此的认识,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,为后续的班级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。这种互动式的破冰方式有效地打破了同学间的陌生感,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。

     

开学第一课,安徽财经大学胡敏华老师的《管理经济学》,这堂课让我懂得:决策就是选择,选择就意味着放弃,并产生机会成本。这正呼应了经济学之父亚当∙斯密关于资源稀缺性与选择的经典论述。同时,经济周期往往与教育周期呈现逆相关,当下无疑是提升自我的好时机。

这堂课的开篇,仿佛为数月前那个充满权衡报考决定写下了清晰的注脚,选择踏入MBA课堂,就意味着主动放弃周六日与家人徜徉山水的自由时光——这正是我深刻体会到的“机会成本”。而老师关于经济周期与教育周期呈逆相关的洞见,更让我确信,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,巴菲特强调的:“最终,有一种投资超越所有其他投资:投资你自己。” 此刻投资自我,无疑是最具价值的抉择之一。

正如一片云朵推动另一片云朵,前同事榜样的力量悄然推动了我。如同一棵树木唤醒另一棵树木,重返课堂的抉择也唤醒内心对重塑自我的渴望。荣格曾说:“你的前半生或许属于别人,活在别人的认为里。那把后半生还给你自己,去追随你内在的声音。”

    

此刻,我坐在安徽工商管理学院明亮的教室里,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,在前同事那朵云的推动下,我终于勇敢迈出了中年求学的第一步。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课程选择,更是对旧我的主动重塑。我相信未来的两年半深耕,必将引领我遇见生命的另一种可能。

       

作者简介:

张霞,供职于合肥海滨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,工作之余喜以笔抒写生活,入选“合肥市优秀文艺工作者‘双百’培养计划”,安徽省作协会员,安徽省散文随笔协会会员,合肥市作协会员,合肥市新联会会员,作品散见《安徽文学》《安徽散文》《诗歌月刊》《合肥文艺》《江淮晨报》《新安晚报》《焦作晚报》《上海交通报》《淮北广播电视报》等文学刊物,偶有小说、散文获奖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

 


 

合肥市徽州大道1129号

电话:0551-63491973

版权所有 © 安徽工商管理学院皖ICP备05003580号-1

官方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