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役不褪色 学习无止境:从军营、园林到MBA的旅途
九月深秋,如一幅徐徐铺展的工笔长卷,天高云淡,风物清朗。叶色由翠转绛,叠彩流金;微风拂槛,似自然低语,沁着澹荡秋凉。阳光穿过疏枝,碎金般洒落一地,静谧中透着温煦。正是在这样的时节,安徽工商管理学院2025级MBA学子热情未减、初心如炬。作为其中一员,我满怀崇敬地参加了开学典礼,也由此开启两年半的求知之旅——于我,这不仅是学业的进阶,更是一场关乎使命、责任与蜕变的接力。
一、信仰如磐使命在肩,军旅岁月熠熠生辉
十八岁,我怀着对戎装的向往踏入武警北京总队。新兵连首日,班长肃然告诫:须牢记二字——“到”与“是”。三月新训,淬火成钢,我初识何谓军人风骨,也从青涩少年逐渐蜕变为合格士兵。初次佩戴帽徽领章时,我手执小镜反复端详,那一刻的自豪,远胜入伍时的喜悦与激动。
二十载军旅,如砺石磨剑,锻造的是坚韧不拔的意志与忠诚担当的品格。自首都北京至贵州高原,再返安徽故土,一路辗转,皆是对信念与追求的践行。我曾在武警部队多个主官岗位履职,参与院校阅兵、抗洪抢险、汶川及玉树抗震救灾,执行各类突发事件处置与重大警卫任务。在平凡岗位上,坚守奉献与担当,多次被武警总部和总队表彰,先后被评为优秀班长、优秀教练员、优秀基层主官、优秀接兵干部、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公务员等。
尤其难忘在中国酒都茅台驻地部队的岁月,那是我军旅生涯中最深刻的磨砺与精神淬炼。军营教我理解命令的重量——每一句“到”与“是”,皆承载着使命与信任;每一次行动,都凝结着战友情深与集体荣誉。那些英雄的背影、庄严的仪式,无时无刻不激励我超越自我、追求卓越。军旅不仅是体魄与意志的锤炼,更是一场对生命价值的重塑。如今虽已退役,但那段岁月所馈赠的品格与信念,仍如明灯照亮前路,成为我毕生至宝。
二、园林城市全民共建,转身再赴绿色征程
路虽远,行则将至;事虽难,做则必成。2021年,向军旗敬上最后一个军礼,我服从组织安排,转业至合肥市林业园林局。岗位虽变,初心未改——为人民服务,仍是我一切行动的底色。
从军营到地方,工作环境与节奏迥异。军队强调纪律与执行,而城市园林工作更需沟通、协调与灵活应变。我积极融入新集体,主动参与各类事务,逐渐完成角色转换,投身于城市生态建设,持续推进公园绿地开放共享,完善绿色生态格局。
在军队中培育的严谨细致、追求卓越的习惯,使我迅速胜任新岗。事无巨细,皆认真以待;无论是日常管理还是跨部门协作,均讲求效能与品质。我也不断反思改进,优化流程,提升治理效能。
2020年8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肥东县十八联圩生态湿地时强调:“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,把生态湿地保护好,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。”这番话为我们指明方向。在全市林业园林人的共同努力下,2022年,合肥成功获评“国际湿地城市”,生态保护跻身国际行列。第十四届中国(合肥)国际园林博览会成功打造323公顷园博园,重构城市生态格局,成为市民休闲新地标。我们持续推进公园与绿道建设,高标建设庐州公园等城市重要节点,改造提升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、逍遥津、花冲、天鹅湖等老公园,见缝插绿营建“口袋公园”,努力延伸“翡翠项链”。截至目前,合肥建成区公园绿地达669个,绿地率40.38%,绿化服务覆盖率达90.35%。绿色,已成为这座城市最动人的底色。
在实践中我逐渐意识到,传统经验虽宝贵,却难应对现代城市治理中的系统挑战——资源整合、绩效管理、智慧服务、跨部门协同等,都呼唤科学管理知识与方法论。正因如此,我选择攻读MBA,力求以系统化、专业化知识提升公共服务质量。
三、学无止境不畏其艰,持之以恒笃行不怠
学海无涯,而攻读MBA正是一场新的远征。于此,得遇良师益友,接触前沿理念,不断开拓视野、更新认知,进而深刻体悟“学以致用”的真实分量。
这是一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时代,唯有持续学习、系统提升,方能应对岗位需求、把握发展机遇——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考量与内在驱动,我坚定地走向安徽工商管理学院MBA之路。《管理经济学》一课,彻底扭转原先视其为“文科”的偏见,他融合个体与宏观经济学、统计、会计与管理学于一体,需依托逻辑与数理思维,为决策提供系统工具有效支撑。《管理学思想史》则如管理长河中的一叶轻舟,载我们溯流而上,与管理先贤隔岸对话,又从历史智慧中洞察当代潮流,明辨未来方向。
《圣经·传道书》有言:“已有之事后必再有,已行之事后必再行,日光之下并无新事。”古语亦云:“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。”二者跨越时空,却共同揭示历史之鉴与经验之重。
在安徽工商管理学院,每堂课皆是一场思想的相遇。我很幸运,遇到诸多博学善导的恩师学长,其言传身教,令我受益匪浅。我也努力将课堂所学融入工作实际,尤其注重提升团队凝聚力与执行力,汲取现代管理理念,探索适用于公共部门的激励与协同机制,推动城市绿化管理向精细化、智能化跃升。
学以致用,知行合一。我坚信,学习的意义在于回归实践、贡献实践。未来城市园林发展,必将更注重生态、智慧与人文的融合。这就要求管理者既怀公共服务之初心,亦备科学治理之能效。我将致力以所学推动合肥园林事业创新实践,真正做到“退役不褪色,转岗建新功”。借助大数据洞察市民需求,科学规划绿色空间,让合肥从“绿起来”走向“美起来”与“活起来”,使生态成果真正惠泽于民。
重返校园,是自我革新的勇毅,更是对未来最好的投资。我愿以军人意志与MBA智慧,继续践行一名共产党员、一名退役军人的使命,做尽职尽责的人民公仆,为合肥的绿色发展,为谱写美丽中国合肥新篇章,贡献光与热。
只争朝夕,不负韶华。立正,向右看齐——愿与所有同行者共勉前行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