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从数字迷雾到决策明灯 ——MBA《财务管理》学习心得
阅读次数:
450
来源:
24C5班
发布时间:
2025-08-04 11:12:31
那英的歌曲“雾里看花,水中望月,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?”这句歌词形容我对财务数据的迷茫是最贴切不过了。《财务管理》这门课,算是“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,让我把这纷扰,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。”
学生时代,《财务管理》这门课于我而言,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,复杂的公式、晦涩的报表以及繁琐的计算,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如坠云雾,始终未能真正掌握其精髓,这也成为了我心中一抹难以释怀的遗憾。我作为曾经机械制造业企业的销售负责人,深深感到会计、财务知识的匮乏。
然而,命运的齿轮在MBA 课程的第二学期再次转动,《财务管理》课程又一次登上我的学习日程。当得知授课老师是安徽财经大学财务管理系的朱兆珍老师时,我难掩心中的激动与期待,希望抓住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,重新踏上探索财务管理奥秘的征程。
初见朱老师,便被她和蔼可亲的气质所吸引,那种发自内心的亲和力,瞬间打破了师生之间的隔阂。第一堂课,朱老师并没有急于专业知识的讲解,而是如同一位亲切的长者,与我们分享了她的个人成长经历、家庭情况等点滴琐事。在她的娓娓道来中,教室里的氛围瞬间变得轻松融洽,仿佛我们不是在开启一门专业课程的学习,而是与一位老朋友围坐在一起,惬意地叙着家常。这种独特的开场方式,让我们原本略显紧张的心情得到了极大的舒缓,也悄然拉近了我们与老师之间的距离。
更令人惊喜的是,朱老师主动添加了我们的微信,这一举动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她对教学的热忱和对学生的关爱。在课堂之外,她私下经常与我们互动交流,无论是学业上的困惑,还是生活中的琐碎,她都耐心倾听,并给予真诚的建议和指导。能邂逅这样一位良师、恩师,实在是我们求学道路上的一大幸事。
一、 核心认知的颠覆与重建
首先,资金时间价值, 这是课程给我带来最震撼的概念之一。“今天的1元钱比明天的1元钱更值钱”,这句看似简单的真理彻底改变了我对资金使用的看法。以前可能觉得“存着就好”,现在深刻理解了延迟消费的潜在成本(机会成本)和投资增值的必要性。
无论是个人储蓄、贷款决策,还是企业评估投资项目,贴现的思想成为衡量一切价值的基础。它让我明白,任何财务决策都必须考虑时间维度。
风险与收益的永恒博弈,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,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。课程通过系统学习风险类型(经营风险、财务风险、市场风险等)和衡量方法(标准差、贝塔系数等),让我清晰认识到风险并非抽象概念,而是可以量化、管理和权衡的。
学会了在决策中不再盲目追求高收益,而是理性评估自身或企业可承受的风险水平,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找最优平衡点,理解了“分散化投资”的精髓。
随着课程的逐步推进,朱老师带领我们缓缓推开了财务管理这扇神秘大门。当我们开始层层剥开财务报表那看似坚硬的外衣时,一个全新的世界在眼前徐徐展开。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不再是孤立的数字罗列,而是企业运营状况的生动写照;杜邦分析法也不再是简单的公式套用,而是揭示企业内部管理效能与财务协同的关键密码;货币时间价值的背后,更是隐藏着企业战略决策与资金运作的深刻逻辑。
二、 实用工具与思维的武装
财务分析,是透视企业的“体检报告”, 学会了运用比率分析(偿债能力、营运能力、盈利能力、市场价值比率等)和趋势分析、同业比较等方法,像医生解读体检报告一样解读公司的财务报表。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的财务结构,利润表体现经营活动的成果,现金流量表则揭示企业资金流动的状况。对财务报表分析,想进阶学习,朱老师推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、国际商学院院长张新民著的《财务报表分析》。
起初,我也曾担忧会再次深陷于复杂的公式推导、冰冷的报表数据和令人头疼的计算过程之中。但朱老师的教学方法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,她巧妙地将每一个知识点都融入到实际的商业案例中,让那些抽象的概念瞬间变得鲜活起来。
在她深入浅出的讲解下,我逐渐领悟到,《财务管理》绝非一门枯燥乏味、仅供应试的技术学科。它更像是一套精密的思维工具,帮助我们穿透商业现象的迷雾,直击企业运作的核心逻辑;它又似一盏熠熠生辉的明灯,在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资金运作时,驱散迷茫与困惑,照亮前行的道路;同时,它还是一门蕴含深刻智慧的决策哲学,教会我们如何在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商业世界中,权衡利弊,做出明智的价值选择。
7月18-20日,台湾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工商管理的13个案例。印象最深刻的第一、二个案例,关于厄瓜多尔玫瑰和吉利收购沃尔沃的,背后暗藏的都是财务管理知识。第一个案例,是讲厄瓜多尔玫瑰,他讲到了“比较成本优势”。我提问,比较成本优势,是不是厄瓜多尔玫瑰比别的国家成本低吧?老师认可的我的观点,他说通过安第斯法案一系列措施来保证成本低。这在销售实践中的意义重大,不仅质量要比别人好,价格还要更低,这是企业的产品竞争力,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!这背后需要财务管理,才能更好地降低成本。
老师的第二个案例,讲到吉利收购沃尔沃,应该是整场案例分析的高潮。吉利收购沃尔沃,被称为“蛇吞象”,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最成功的案例!一个规模小的民企拿下世界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100%的股权。期间经过了漫长周密的准备和无比艰辛的谈判,我一开始疑惑,这钱从哪里来?看资料才知道,吉利自有资金只占25%,其他为大庆市政府等、国际财团募集,牵涉到我们学习的《财务管理》中的筹资管理。朱老师跟我说,这是高级财务管理知识,是海外并购或说杠杆收购。
三、超越课堂:对个人与未来的启示
个人理财的指路明灯,课程的核心原理(时间价值、风险收益权衡、预算规划、分散投资)完全适用于个人理财。我开始更科学地规划收支、设定储蓄目标、评估投资产品、管理个人信用和债务,为未来的财务安全和目标实现(如购房、教育、养老)打下基础。
无论未来从事什么职业,哪怕非财务岗位,理解财务语言和逻辑都是必备的商业素养。它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公司战略、部门目标、绩效考核背后的财务动因,与财务部门沟通更顺畅,做出更符合公司整体利益的决策。
财务管理本质上培养的是一种基于数据、考虑风险、面向未来、追求价值的理性决策思维。这种思维方式可以迁移到工作、生活的方方面面,帮助我避免冲动决策,更系统、更全面地分析问题,权衡利弊。
深入接触财务管理的复杂性后,对市场、对风险、对专业(如专业的财务分析师、基金经理)产生了更深的敬畏之心。认识到保持持续学习、关注宏观经济和行业动态的重要性。
《财务管理》课程的学习之旅,是一次从“财务文盲”到“财务意识觉醒”的蜕变。它赋予我的不仅是知识和工具,更是一种看待资源、评估风险和做出决策的底层逻辑框架。这门课程让我明白,金钱不仅仅是数字,更是时间、风险和机会的载体。
《管理财务》,本质上是在管理未来,管理可能性。这盏“财务明灯”将继续照亮我前行的道路,无论是在个人财富积累的征程上,还是在未来职业发展规划中。
回首这段学习历程,让我感慨万千。《财务管理》课程不仅弥补了我曾经的遗憾,更重要的是,它在我脑海中构建起了一个系统而完整的财务知识体系框架,为我未来的个人发展筑牢了坚实的财务基石。
如今,我已不再惧怕那些曾经令我感到望而生畏的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,因为我深知,它们背后所蕴含的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密码,也是我在工作领域披荆斩棘的有力武器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将带着这份对财务管理的全新认知,继续在求知与实践的道路上奋勇前行,让所学所知为我的人生梦想助力添彩。
学生时代,《财务管理》这门课于我而言,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,复杂的公式、晦涩的报表以及繁琐的计算,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如坠云雾,始终未能真正掌握其精髓,这也成为了我心中一抹难以释怀的遗憾。我作为曾经机械制造业企业的销售负责人,深深感到会计、财务知识的匮乏。
然而,命运的齿轮在MBA 课程的第二学期再次转动,《财务管理》课程又一次登上我的学习日程。当得知授课老师是安徽财经大学财务管理系的朱兆珍老师时,我难掩心中的激动与期待,希望抓住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,重新踏上探索财务管理奥秘的征程。

更令人惊喜的是,朱老师主动添加了我们的微信,这一举动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她对教学的热忱和对学生的关爱。在课堂之外,她私下经常与我们互动交流,无论是学业上的困惑,还是生活中的琐碎,她都耐心倾听,并给予真诚的建议和指导。能邂逅这样一位良师、恩师,实在是我们求学道路上的一大幸事。
一、 核心认知的颠覆与重建
首先,资金时间价值, 这是课程给我带来最震撼的概念之一。“今天的1元钱比明天的1元钱更值钱”,这句看似简单的真理彻底改变了我对资金使用的看法。以前可能觉得“存着就好”,现在深刻理解了延迟消费的潜在成本(机会成本)和投资增值的必要性。
无论是个人储蓄、贷款决策,还是企业评估投资项目,贴现的思想成为衡量一切价值的基础。它让我明白,任何财务决策都必须考虑时间维度。
风险与收益的永恒博弈,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,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。课程通过系统学习风险类型(经营风险、财务风险、市场风险等)和衡量方法(标准差、贝塔系数等),让我清晰认识到风险并非抽象概念,而是可以量化、管理和权衡的。
学会了在决策中不再盲目追求高收益,而是理性评估自身或企业可承受的风险水平,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找最优平衡点,理解了“分散化投资”的精髓。
随着课程的逐步推进,朱老师带领我们缓缓推开了财务管理这扇神秘大门。当我们开始层层剥开财务报表那看似坚硬的外衣时,一个全新的世界在眼前徐徐展开。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不再是孤立的数字罗列,而是企业运营状况的生动写照;杜邦分析法也不再是简单的公式套用,而是揭示企业内部管理效能与财务协同的关键密码;货币时间价值的背后,更是隐藏着企业战略决策与资金运作的深刻逻辑。

二、 实用工具与思维的武装
财务分析,是透视企业的“体检报告”, 学会了运用比率分析(偿债能力、营运能力、盈利能力、市场价值比率等)和趋势分析、同业比较等方法,像医生解读体检报告一样解读公司的财务报表。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的财务结构,利润表体现经营活动的成果,现金流量表则揭示企业资金流动的状况。对财务报表分析,想进阶学习,朱老师推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、国际商学院院长张新民著的《财务报表分析》。
起初,我也曾担忧会再次深陷于复杂的公式推导、冰冷的报表数据和令人头疼的计算过程之中。但朱老师的教学方法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,她巧妙地将每一个知识点都融入到实际的商业案例中,让那些抽象的概念瞬间变得鲜活起来。

7月18-20日,台湾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工商管理的13个案例。印象最深刻的第一、二个案例,关于厄瓜多尔玫瑰和吉利收购沃尔沃的,背后暗藏的都是财务管理知识。第一个案例,是讲厄瓜多尔玫瑰,他讲到了“比较成本优势”。我提问,比较成本优势,是不是厄瓜多尔玫瑰比别的国家成本低吧?老师认可的我的观点,他说通过安第斯法案一系列措施来保证成本低。这在销售实践中的意义重大,不仅质量要比别人好,价格还要更低,这是企业的产品竞争力,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!这背后需要财务管理,才能更好地降低成本。
老师的第二个案例,讲到吉利收购沃尔沃,应该是整场案例分析的高潮。吉利收购沃尔沃,被称为“蛇吞象”,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最成功的案例!一个规模小的民企拿下世界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100%的股权。期间经过了漫长周密的准备和无比艰辛的谈判,我一开始疑惑,这钱从哪里来?看资料才知道,吉利自有资金只占25%,其他为大庆市政府等、国际财团募集,牵涉到我们学习的《财务管理》中的筹资管理。朱老师跟我说,这是高级财务管理知识,是海外并购或说杠杆收购。

个人理财的指路明灯,课程的核心原理(时间价值、风险收益权衡、预算规划、分散投资)完全适用于个人理财。我开始更科学地规划收支、设定储蓄目标、评估投资产品、管理个人信用和债务,为未来的财务安全和目标实现(如购房、教育、养老)打下基础。
无论未来从事什么职业,哪怕非财务岗位,理解财务语言和逻辑都是必备的商业素养。它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公司战略、部门目标、绩效考核背后的财务动因,与财务部门沟通更顺畅,做出更符合公司整体利益的决策。
财务管理本质上培养的是一种基于数据、考虑风险、面向未来、追求价值的理性决策思维。这种思维方式可以迁移到工作、生活的方方面面,帮助我避免冲动决策,更系统、更全面地分析问题,权衡利弊。
深入接触财务管理的复杂性后,对市场、对风险、对专业(如专业的财务分析师、基金经理)产生了更深的敬畏之心。认识到保持持续学习、关注宏观经济和行业动态的重要性。

《财务管理》课程的学习之旅,是一次从“财务文盲”到“财务意识觉醒”的蜕变。它赋予我的不仅是知识和工具,更是一种看待资源、评估风险和做出决策的底层逻辑框架。这门课程让我明白,金钱不仅仅是数字,更是时间、风险和机会的载体。
《管理财务》,本质上是在管理未来,管理可能性。这盏“财务明灯”将继续照亮我前行的道路,无论是在个人财富积累的征程上,还是在未来职业发展规划中。
回首这段学习历程,让我感慨万千。《财务管理》课程不仅弥补了我曾经的遗憾,更重要的是,它在我脑海中构建起了一个系统而完整的财务知识体系框架,为我未来的个人发展筑牢了坚实的财务基石。
如今,我已不再惧怕那些曾经令我感到望而生畏的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,因为我深知,它们背后所蕴含的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密码,也是我在工作领域披荆斩棘的有力武器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将带着这份对财务管理的全新认知,继续在求知与实践的道路上奋勇前行,让所学所知为我的人生梦想助力添彩。
(24C5 刘赑 鲁风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