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根徽州,知行合一 ——重走徽杭古道,淬炼行者之心
9月,怀着对徽文化的无限向往,作为安徽工商管理学院MBA25C5班学子的我们踏上了绩溪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。短短两天的研学之旅,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人文画卷,让我们从历史的沉淀走到自然的壮美,完成了一次身体与心灵的双重跋涉。
第一日: 静观·聆听——在历史与文化的回响中寻根
行程始于胡雪岩纪念馆。这里不仅陈列着一位传奇商人的生平,更是一部生动的徽州商人奋斗史。站在精致的徽派建筑前,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徽商“诚信为本”、“贾而好儒”的精神内核。胡雪岩从钱庄学徒到富可敌国的“红顶商人”,其成功离不开徽州人特有的勤奋、智慧与对机遇的精准把握。他“戒欺”的经营理念,至今仍是商业社会的宝贵财富。
行程第二站,我们在绩溪博物馆进行了一次系统的“预习”。这座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的建筑,将徽州的山水、建筑与文化巧妙地融为一体。从精美的三雕(木雕、石雕、砖雕),到厚重的宗族家谱;从徽商“贾而好儒”的传奇,到他们走遍天下留下的足迹……博物馆像一位博学的长者,将徽州的辉煌过往娓娓道来。我们明白了,徽商的成功并非偶然,是“十户之村,不废诵读”的重教传统,是“诚信为本”的经商理念,支撑起了他们庞大的商业帝国。
下午,我们进入徽杭古道系列活动的“一课”学习。陈发祥老师的徽文化讲座像一把钥匙,为我们打开了理解这一切的“思想之门”。陈老师系统地讲解了徽州的宗族制度、新安理学、徽派建筑与徽商文化,让零散的见闻串联成了一条清晰的脉络。我们恍然大悟,徽杭古道的存在,正是徽商“前世不修,生在徽州;十三四岁,往外一丢”的真实写照。从静态的参观到动态的聆听,徽州文化的基因,已悄然植入我们的心田。
第二日:行走·体悟——在汗水与足迹间致敬先贤
如果说第一天是文化的“输入”,那么第二天的徽杭古道之行,就是一次彻底的“输出”与“践行”。
踏上这条由无数先人脚步磨砺出的青石板路,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“徽骆驼精神”。山路蜿蜒,陡峭处需手脚并用,汗水很快浸湿了衣背。然而,当我们行走在悬崖峭壁之侧,看群山巍峨、云雾缭绕时,心中涌起的不是疲惫,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敬畏。
行走其间,我们不仅仅是研学的MBA学生,更仿佛是在与历史对话,与先贤同行。古道上的每一次喘息,都让我们对“诚信”、“坚韧”、“拼搏”这些词汇有了血肉丰满的理解。这不仅仅是一条交通要道,它更是一条精神的淬炼之路。当我们最终抵达终点,回望走过的崇山峻岭,所有的汗水都化作了成长的甘甜与内心的充实。
总结:知行合一,薪火相传
我们学到了知识,更收获了一种精神,它告诉我们,读书以明理,行商以立业,行走以砺志。作为新时代的企业管理人员,我们或许无需再像先人那样翻山越岭去谋生,但那种“徽骆驼”般的坚韧、那种“贾而好儒”的品格、那种敢于走出去的开拓精神,将永远激励着我们。我们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,在属于我们的人生“古道”上,脚踏实地,勇敢前行。
25C5班 康华西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