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学动态

首页 > MBA教学 > 教学动态

感受知识的厚度,班级的温度 ——《管理沟通》课学习感悟

阅读次数: 19 来源: 23C10班 发布时间: 2025-10-27 17:13:54

作为安徽工商管理学院淮北班的一员,我始终觉得格外幸运——学院特意从不同教学点为我们调配优质师资,单是“管理沟通”这门课,就请到了合工大点的孙超平博士授课。早就听说孙老师是学院十余年的年度优秀教师,还有着安徽省教学名师、安徽省MBA优秀教师等多个头衔,真正上了课才发现,他的教学实力远比头衔更让人印象深刻,尤其是用咱们学院“班级大讲堂”自编案例讲沟通主体策略的方式,完全打破了我对理论课的刻板印象。

从班级讲堂到双语体例:既是情境领导理论又是沟通者策略

以前学沟通策略,总觉得“告知、说服、征询、参与”这四个词特别抽象,直到孙老师结合实际场景拆解,我才真正明白其中的逻辑——沟通策略的选择,核心就是看“沟通者对内容的控制程度”和“沟通对象的参与程度”。

比如面对没什么工作经验的本科生,或是理论性极强的理工类课程,用“告知策略”最直接高效,能帮对方快速掌握核心知识;要是跟领域里的专家、高校教授交流,“征询策略”才显尊重,也能更高效地学到干货;而咱们这些MBA学员,大多有多年工作经验,还愿意分享自己的实操心得,“参与策略”就成了最佳选择,这一点我特别有共鸣,毕竟比起被动听理论,结合自身经历参与讨论,理解会深得多。

后来听孙老师说,学院刚办学的时候,学员多是省内大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骨干,工作经验比不少老师都丰富,要是还按“告知策略”上课,不仅没人爱听,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。也是基于咱们学员“经验足、愿分享”的特点,孙老师才果断选了参与策略,还在学院支持下办起了“班级大讲堂”,慢慢形成了“约稿—垫场—分享—献花—点评—上网—出版”的完整流程,到现在都已经结集出版两部MBA教育著作了。现在“班级大讲堂”升级成“学院大讲堂”,每次参与的时候我都觉得特别有归属感,这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平台,更让班级凝聚力变足了,也真正感受到了学院的教学温度。

课堂分享:生动诠释沟通主体策略的选择

孙老师常说:如果不能让有经验且有意愿的学生上台分享,不管对教学、班级还是学院,都是一种浪费。这句话我特别认同,也正是因为这份不浪费,我们的课堂才格外鲜活。

之前学习新年贺词和二十大报道的框架与主旨时,班长杨春杰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,从角色赋能的角度分享心得,最后还填了一首《沁园春・文书沟通》送给所有老师。淮师课堂,思维激荡,文意飞扬,读着词里的句子,我仿佛又回到了课堂上——老师讲沟通表达时的细致,同学们讨论贺词结构时的热烈,还有词里提到的继宝言语气亲切、晴提结尾有期望,都是课堂上真实发生的细节。那一刻我突然明白,文书沟通不只是文字的堆砌,更是人情味的传递,这比任何理论讲解都更有说服力。

沁园春·文书沟通

课堂,思维激荡,文意飞扬。听老师开讲,沟通表达,人情味长。贺词为引,温馨真挚,字字珠玑入心房。群英论,说开头祝愿,正文共鸣强。

难忘,那讨论时光,李梅董凯话铿锵。继宝言语气,自然亲切,晴提结尾,激励期望。立春细节,代入情感,你我他间桥梁。铃声响,悟表达之道,师恩难忘。

 

 

站起来能说的实操环节,李梅同学分享的获奖演讲《教育者不应该老去》,更是让我至今印象深刻。她从支月英老师的电影《一生只为一事来》说起,再讲到自己身边的两位老师,没有华丽的辞藻,却用小案例讲出了大主题,感情充沛又铿锵有力,听完我身边不少同学都红了眼。原来好的演讲从不是喊口号,而是能找到听众的情感共鸣点,这也让我学会了:不管是演讲还是日常沟通,以小见大才是打动人心的关键。

 

学习心得体会

这门“管理沟通”课,没有让我死记硬背理论,反而通过咱们学院、班级的真实案例,让我读懂了“沟通策略”的核心——从来不是“选哪种策略最好”,而是“哪种策略最适合当下的人”。

以前我在工作中跟下属沟通,总习惯用“告知策略”,觉得自己经验多,直接安排效率高,结果好几次下属执行不到位,我还觉得是对方能力问题。上完这门课才意识到,下属其实有不少实操想法,只是我没给他们“参与”的机会。现在我试着在工作中用“参与策略”,开会时多问一句“你觉得这个方案还有什么改进空间”,反而收到了不少好建议,工作效率也提高了。

另外,班级里的分享也让我收获满满。不管是杨春杰结合工作的心得,还是李梅共情力十足的演讲,都让我看到:沟通的本质是“连接”——连接知识与实践,连接自己与他人。往后不管是工作中的汇报、跟同事的协作,还是生活里的交流,我都会先想清楚“沟通对象是谁、对方需要什么”,再选对策略,这样才能真正达成沟通的目标。

特别感谢孙老师,用咱们身边的事讲透了复杂的理论,也感谢班级里每一位愿意分享的同学,让这门课不仅有“知识的厚度”,更有“班级的温度”。这份学习收获,会比任何笔记都更有价值,也会一直用到往后的工作和生活里。


(文/周岩岩;图/黄继宝)

合肥市徽州大道1129号

电话:0551-63491973

版权所有 © 安徽工商管理学院皖ICP备05003580号-1

官方微信